赖姿羽,西安交通事故赔偿律师,现执业于,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秉承诚信、谨慎、勤勉、高效的执业理念,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赖姿羽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来,恪尽职守,为当事人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法制建设尽了绵薄之力;在办案中不畏权贵、据理力争、维权护法,受到当事人和法院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一,当事人醉驾撞坏财物后逃逸怎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以上八种行为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追究肇事者的刑事。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等犯罪情形时,行为人此前实施的交通肇事行为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当按照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醉驾逃逸本身就会比较严厉,因为自己已经触犯了国家的有关规定,所以自己需要按照有关问题处理方式进合理的应对,但是需要自己学会的分析不同的情况,毕竟此类问题的处理存在不少的限定,但是只要自己满足,问题就不会失去现实上的意义,自己应该充分的理解进而保障自己的权益。
一、醉驾给降低岗位等级了合法吗
合法的,醉酒驾驶涉嫌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醉酒驾驶,除依法追究刑事外,还要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同时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第二十三条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按照以下权限决定:
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事业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决定。其中,由事业单位决定的,应当报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备案。
开除处分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对中央和地方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本单位或者有关部门决定;其中,由本单位作出开除处分决定的,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初步调查后,需要进一步查证的,应当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经事业单位负责人批准或者有关部门同意后立案;
对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作进一步调查,收集、查证有关证据材料,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
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并对其所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记录在案。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予采信;
按照处分决定权限,作出对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免予处分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
处分决定单位印发处分决定;
将处分决定以书面形式通知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人和有关单位,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
将处分决定存入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档案。
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对于醉驾行为的处罚不仅仅是需要追究相关的刑事,涉及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存在醉驾的,还需要开除公职,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需要按照上述法律规定进行行政处罚,如果对相关处罚不服的,还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处理。